2016年3月16-17日,水专项“十二五”涉豫2012年立项课题验收预备会暨2015年立项课题进展报告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国家水专项办熊锐博士、河南省环保厅魏金春处长、程新政副处长、郑州市环保局、许昌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任务及财务专家,淮河项目负责人李爱民教授,相关课题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等8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河南省环保厅程新政副处长主持。
熊锐博士首先强调了国家水专项办对“十二五”水专项课题工作的重视,介绍了课题验收计划安排、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对于河南省环保厅和淮河项目组能率先召开验收预备会,主动提前进入验收准备状态给予了高度赞誉。魏金春处长向与会专家和代表回顾介绍了“十一五”、“十二五” 涉豫水专项课题科研、管理与应用情况,要求2012年立项的两个课题今年一定要保证顺利通过验收,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
会议成立了以河南省环保厅原总工黄普选研究员为组长咨询专家组,对2012年立项水专项课题验收预备、2015年立项课题实施进展进展咨询、把关。2012年立项的“贾鲁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控制研究与示范”课题及“淮河流域(河南段)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各子课题负责人针对子课题目标及分阶段任务、考核指标及合同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成果产出情况(标志性成果、关键技术、专利与论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工程完成情况、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等进行了汇报,任务专家参照水专项相关要求,对各子课题的汇报进行全面质询和点评,建议子课题需进一步加强成果凝练,重点强化对研究创新性、关键技术增量、应用的经济技术成本、推广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总结。财务专家详细审阅、检查了子课题经费使用、支出凭证等材料,针对经费执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整改建议。2015年立项的“清潩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与功能恢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负责人,主要汇报了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建设、经费使用、阶段成效、课题管理及存在问题等课题实施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在肯定课题实施与管理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对加快课题实施进度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最后,淮河项目负责人李爱民教授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指导点评,对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对项目、课题、子课题所有参与人员的艰辛努力表示感谢!他说,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差距,查漏补缺,解决问题,确保课题顺利验收。针对课题及子课题的汇报情况,结合实际工作,李爱民教授对各课题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打好收官的攻坚战。 “十一五”、“十二五”淮河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同,既是对大家的鼓励和信任,但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所各课题负责人和参与人都应为荣誉而战,全力以赴地扎实做好课题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要以课题成果凝练总结为核心推进验收准备工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关键成果的系统性凝练是验收准备的重中之重。淮河项目治理总结的“点、线、管、面” 及“三三三”治理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各课题要在此框架指导下开展成果总结和凝练工作。不但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也要注重技术的高效经济性,还要讲清楚相关技术相对“十一五”期间的技术增量在哪里?
三是确保示范工程要按质按量、按规范持续稳定运行。高度重视并做好示范工程的第三方监测及后续运行管理工作。每一项示范工程都要经得起时间考验,比如“十一五”贾鲁河课题的示范工程现在仍运行良好,在社会上的反响就比较好。
四是要在确保课题经费合理合规使用的前提下,提高课题经费执行率。目前课题经费执行率还较低,细节上还存在部分不规范的地方,各课题务必根据财务专家意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尽快开展全面的课题-子课题-子子课题各级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国家和人民的每一分财政经费都要花到最需要的地方。
五是要积极、认真准备,确保课题验收材料的质量和水平。水专项是高度严肃的重大科技工程,课题验收材料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各课题在成果总结的同时,务必按照国家水专项办的相关管理要求,抓紧推进完整、有效的高水平课题验收材料准备工作。
六是推行“层层把关、人人有责”的责任联动机制。各课题要在国家和地方水专项办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形成子子课题-子课题-课题层层把关,人人有责的责任联动机制,确保课题验收工作持续有序高效地进行。为提高子课题、课题总结和验收水平,淮河项目拟推行新的质量把控机制,即在现有专家打分评价的基础上,每个子课题还需要达到三分之二的评审专家投票同意后才能通过验收,而后才能能进入课题整体预验收环节。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