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向社会各界宣传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标志性技术成果,2015年12月1日中央主流科技新闻媒体《科技日报》和国家水专项办公室相关领导开展“精细化工毒害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示范工程现场调研工作,淮安市环保局、盱眙县环保局相关领导、示范企业负责人、南京大学课题负责人、设计单位和群众代表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和现场考察。
图1 交流会现场图 图2 示范工程介绍
与会领导及相关代表充分肯定了南京大学在精细化工废水污染控制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 1)本示范工程采用了“源头清洁生产-废水分质预处理(资源回收和毒性削减)和强化生物处理-末端毒性减排深度处理”的毒害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新技术,相比原项目,本项目既实现排水提标和回用要求,同时年节支运行成本约900万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本项目采用了流化态“ZVI-Fenton”毒性削减技术、多梯度物化深度处理技术等关键毒性控制技术,不仅去除COD等综合指标及硝基苯类等特征污染物,更削减了生物毒性等水质安全指标,实现排水综合生物毒性满足美国EPA全废水毒性控制推荐限制要求,有效保障了敏感区域水生态健康和饮用水安全;3)本课题组和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了水专项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机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政府-研究院-高校-企业-金融”五位一体紧密合作平台,极大促进了化工污染控制理念及技术永续创新发展。
调研人员实地考察了该6000t/d典型精细化工废水 “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示范工程,见证了高浓度、强毒性、难降解化工废水的水质全过程变化,给予了较高评价。此次调研和宣传将有助于展示水专项先进环保治理和技术,传递绿色化工治理理念,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创造与积极传播,为建设美丽化工、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图3 原水池 图4 排水口
图5 考察排放口 图6 生态鱼池